1.要用完整的活動範圍訓練
2.要讓目標區域先接觸地面
3.不要過度伸長頸部
4.找到適合自己的雙手位置
5.找到適合自己的雙手角度
6.避免聳肩
7.避免肩胛骨持續活動
8.身體的移動方式會類似臥推
9.避免用太快的速度影響活動範圍
10.不要用每天100下的方式安排訓練
❌ 錯誤 1:沒有使用完整的活動範圍
很多人只做「半下伏地挺身」,沒讓胸部真正靠近地面。
正確做法:胸部接近地面+手肘完全伸直鎖住,這樣才完整啟動肌群
❌ 錯誤 2:只讓髖關節碰地,或只是有讓手肘彎曲
髖部先碰地(骨盆下沉),導致腰部塌陷,失去核心控制,或是抬高臀部,但只有彎曲手肘的做法
正確做法:保持骨盆後傾與核心收緊,讓「目標區域」先接近地板
❌ 錯誤 3:脖子過度伸長(頸部前傾)
很多人為了「看起來好像快碰地」會把下巴往前伸,實際上是在作弊
正確做法:保持頸部中立位,讓整個脊柱呈一直線。
❌ 錯誤 4:手掌位置太窄或太寬
手太窄:手肘無法位於手腕正上方,會讓肩膀與手肘受壓。
手太寬:會過度使用三角肌而非胸肌。
正確做法:根據自己體型選擇寬度,手肘要能維持在手腕正上方。
❌ 錯誤 5:手肘角度錯誤(開太多)
手肘打開超過 60–90 度,會增加肩關節壓力。
正確做法:手肘角度保持在 45–60 度左右,角度小一點更安全。
❌ 錯誤 6:聳肩的動作導致用斜方肌主導
讓斜方肌過度參與,減少胸肌的使用
正確做法:將肩膀往下沉,讓胸部往前挺出
❌ 錯誤 7:避免肩胛骨持續活動
每下的動作都讓肩胛骨活動,而不能持續使用到胸肌,讓其他肌群介入
正確做法:每一下都控制動作速度,包含向下與向上的節奏
❌ 錯誤 8:沒有讓身體配合動作移動
用直上直下的方式讓身體移動
正確做法:動作模式會類似臥推,讓身體隨著動作前後移動
❌ 錯誤 9:動作太快讓活動範圍縮減
追求高次數而增加速度,但動作反而變得不標準
正確做法:放慢速度來讓活動範圍完整
❌ 錯誤 10:用不正確的方式將伏地挺身安排到訓練課表中
像是一天做100下伏地挺身
正確做法:應該要控制好訓練量與強度,持續讓身體接受更強的挑戰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